研究资料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里程碑

发布者:石仲泉  时间:2019年11月28日 10:21  浏览:[]

内容提要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政治上、全局上、战略上全面总结党领导人民在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原则,凝练概括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所具有的显著优势,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彰显了我们党坚定的制度自信。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也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宣言书。《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第一次系统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必将产生重大影响,对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深远意义。我们要深刻认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里程碑意义,切实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

党的历史上第一次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并作出《决定》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并作出《决定》,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以制度治党治国,这是我们党长期以来不懈探索的重大课题。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积极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制度建设的成功经验,大力推进新中国的制度建设。改革开放后,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不断迈出新步伐、取得新进展。1980年,邓小平同志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1992年,邓小平同志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随后,党的十四大提出“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将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对制度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这一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并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从而大大加快了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的步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党的十九大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部署中,对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作出了战略安排。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分别就修改宪法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部署,在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上迈出了新的重大步伐。

回顾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赢得了中国革命胜利,并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不断完善国家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已经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情况下,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我们需要用一次中央全会从政治上、全局上、战略上全面总结党领导人民在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原则,凝练概括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所具有的显著优势,全面回答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深入阐述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进一步对需要深化的重大体制机制改革、需要推进的重点工作任务作出部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完成的正是这一历史使命,体现了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彰显了我们党坚定的制度自信,旨在用科学有效的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在党的历史上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

全面回答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

《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第一次系统描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对制度建设进行总体谋划、系统安排,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中,党的领导制度是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统领和贯穿其他12个方面制度。《决定》将“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列为13个方面制度之首,从而使“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一重大论断具有了坚实的制度支撑,也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这一重大论断在制度体系中得到贯彻落实。《决定》还第一次论述了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包括的6个方面制度,明确了“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这不仅进一步明确了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的统摄地位,而且有利于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的领导得到全面、深入、彻底落实。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这是根本政治要求。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不仅有利于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而且使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有了“四梁八柱”的制度支撑。《决定》描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图谱”由13个方面制度组成,这些制度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共同构成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决定》坚持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相衔接,既统筹顶层设计和分层对接,又统筹制度改革和制度运行,体现了总结历史和面向未来的统一、保持定力和改革创新的统一、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统一,必将对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凝练概括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为什么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13个方面显著优势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根本保障所在,是“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所在,也是坚定“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所在。对13个方面显著优势的凝练概括,集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方面不断丰富的理论认识之大成,在整体上达到了新的高度,使我们对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认识更为深刻、更为全面。13个方面显著优势的凝练概括,有利于明确新时代坚持和完善各方面制度必须坚持和巩固的根本点、完善和发展的方向,使各方面制度建设有序展开,把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根基夯实、筑牢。

(作者:石仲泉,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西安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版权声明:西安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
陕ICP备 05010976号-1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100号 西安美术学院 / 邮编:710065 / 电话:029-88237978